close
卡斯最近把常掛在嘴邊的〝我不要〞,改口成
“可是媽媽‧‧‧”。
有時候甚至只說〝可是媽媽可是〞,然後就沒了下文。
但老實說,用『可是』來表達他的不願意,確實讓我比較容易接受。
另一方面,『可是‧‧』後面接的內容,也能讓我更明白卡斯內心的想法。
好比說,當我要卡斯乖乖坐在一旁不要干擾我照顧寶兔,以前他會立刻大聲回說
〝我不要〞,但現在他改用和緩的語氣說“可是媽媽,我也想要照顧弟弟耶~”;
如果寶兔需要我哄睡,我請卡斯去客廳自己看書或拼圖,他會溫柔的說
“可是媽媽,我想要看著弟弟,替他塞奶嘴ㄚ~”;
有時候我陪卡斯用餐到一半,寶兔醒了因為肚子餓在大哭,我必須進房門餵奶
只好留卡斯一人在客廳,他當然不願意,就會用可憐的聲調說
“可是媽媽,我一個人在外面會很難過耶~”
還有一次我待在房間的時間較久,眼看寶兔就要睡著了,但是卡斯
已經等的不耐煩想衝進來,我立刻制止他,不料他竟然眼中泛著淚光地說
“可是媽媽,我好想妳耶~”
就醬子ㄚ,雖然每次卡斯都〝可是可是~〞個沒完
我跟老公也常常回他說“沒有可是”,但有很多事我們還是妥協了!
畢竟有誰可以在孩子告訴你“可是媽媽我好想妳耶”後,仍將他屏除在外呢?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