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往幾年都是辦保齡球賽聯誼活動的仰德大樓
今年試著走出戶外一日遊
沒想到就遇上了颱風‧‧‧
不過大家的熱情是風吹不走、雨也澆不熄的呀!
倒是原本第一站的「仁山植物園」因為風雨的關係
改為室內的「蘭陽博物館」。
一樓的佈置呼應了當期特展『海中精靈--鯨豚保育之路』~
特展需要再另購30元一張的門票
六歲以下的兒童免費。
小孩很想進去看,剛好我也挺愛鯨豚這主題
所以就進去囉!
2010至2012年間,蘭陽博物館委託臺灣大學周蓮香教授團隊進行「宜蘭海域鯨豚生態資源調查」,
共觀察紀錄宜蘭海域3科10種鯨豚,其中「銀杏齒中喙鯨」與「虎鯨」為宜蘭海域之新記錄種。
本特展以此研究成果為基礎,希望民眾在參觀過特展後,
能了解宜蘭海域的鯨豚多樣性,以及鯨豚目前遭遇的困境。
雖然展出的東西不多,但是個非常有意義的特展!
鯨骨~
鯨豚的再利用~
選購鯨鮪魚罐頭食,請看看有沒有Dolphin Safe的標誌,這也是友善鯨豚的作為唷!
最後在充氣大鯨魚前來張全家福~
接著從四樓往下逛起常設展。
蘭博的常設展結合建築樓層主要分為四層樓設計—「山層」、「平原層」、「海」,
以展現宜蘭整體的地理環境、人文軌跡,延伸民眾廣大的想像空間。
博物館建築量體是以北關海岸一帶常見的單面山為設計依據,
單面山是指一翼陡峭,另一翼緩斜的山形,是本區域獨有的地理特質。
博物館採單面山的幾何造型,屋頂與地面夾角20度,尖端牆面與地面成70度,
由土地中成長茁壯,並和地景融合。
從各個角度拍攝,都讓人覺得好美呀!
蘭陽博物館的範疇不只囿於建築主體,基地本身就是博物館。
對照今日的溼地水域,遙想舊時博物館基地「石港春帆」的盛況,
現地即引發目睹歷史與自然環境變遷的思古幽情。